親愛的房客
- Rhyme
- Nov 5, 2020
- 2 min read
我蠻喜歡導演原本的片名「約束」,是關係與關係間的壓力,也是關係與關係間的承諾(日語漢字的約束,有約定的意思)。因為是家人,所以被約束;因為有約定,所以成家人。
不過導演用一點懸疑來勾觀眾的懸念,難怪最後用「房客」這樣的令人好奇的身份來命名,比較合策略吧。

沒有誰一開始就是錯的。甚至從頭到尾都沒錯。
林健一因為社會給的標籤,百口莫辯。但我身為觀眾也一樣,擅自先為戲中的警察貼標籤、對二兒子貼標籤等等,以為他們就是典型的有著惡意。鄭導受訪說:「大家看社會新聞,只能看到片段,看不到背後的故事……」但標籤就貼了。其實每個人就只是想善盡自己的身份。
開始時,因為身上的約束,所以健一想贖罪,二兒子立綱其實也是。只是恰巧對象是同一個家庭,恰巧乍看有點利益可圖。但「愛」是有機的,愛長了出來,約束讓他們更像一家人。

鄭導不想說死「為何選基隆與山」,那我自己解讀,潮濕陰鬱的基隆,是整個台灣濕黏氣候的濃縮,也是台灣家庭濕黏的象徵。林健一的房客身分,就像那些守寡的媳婦、像那些比家人還在乎長輩的外籍看護或鄰居或社工。這些不是原生成員的,都成了家人。但因為標籤,外人又擅自給了太多委屈。
那也只能逃向山去歸零,那裡沒有人,就沒有標籤了。

很內斂的一部電影,在跑工作人員名單時,全場觀眾除了難忍的啜泣聲吸鼻聲外,鴉雀無聲,也沒人離席。所有觀眾共享了亮燈後,約莫三分鐘的寧靜。(不知其他場是不是也這樣?)
但這部電影有一點是值得激動的——白潤音根本不是童星!他就是一個很專業的演員,只是剛好身體是小孩(柯南了嘛)。演技也太成熟!這部片眾演員們,是要搜刮金馬的演員獎嗎?很強。
後話:看完當下直覺除了家庭議題,氣質也很是枝裕和,原來鄭導也真的受他影響不少啊。

(這張真是蠻是枝裕和)
Comments